2013年9月27日,国家“千人计划”,郑州大学邵国胜教授在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嘉定园区进行学术汇报。邵教授就Formulating advanced materials via a "designer" approach题目进行交流,提出智能材料的设计理念和方法,与会人员就智能材料展开了热烈的交流与讨论。

邵国胜,男,河南郏县人,英国萨利大学(University of Surrey)材料学博士。2010年入选国家“千人计划”,任郑州大学特聘教授,创立河南省低碳及环境技术国际联合实验室及中英纳米多功能材料联合实验室。
邵教授为英国博尔顿大学(University of Bolton)材料学教授、科学技术部副部长,兼任能源与环境技术研究所及材料研究与创新研究所所长。曾任Bolton大学理工及体育学部主任(2012 - 2013),英国Brunel大学工程学院副教授(2005 – 2007),Surrey大学高级研究员及国防部材料咨询专家(2002 – 2005)。
中国自然科学基金委数理学部第十四届会评专家;美国自然科学基金海外评委,英国理工基金评委等;欧框架项目评委;日本国际合作项目海外评委。兼任英国材料化学委员会委员、材料学会会员,英国可持续材料工作组发起人之一。
主要研究领域:
(1) 以多尺度材料模拟为基础的智能材料设计;
(2) 抗辐射抗腐蚀核能材料设计及先进涂层技术(主要合作单位国核锆钛,总工的Bolton大学博士导师);
(3) 再生能源材料及器件;
(4) 清洁环境材料技术;
(5) 先进薄膜材料技术;
(6) 高分辨电子显微分析及高分辨材料谱仪分析技术等;
发表《Nature》、《Acta Materialia》、《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Journal of Physical Chemistry》、《Physical Chemistry Chemical Physics》、《Physical Review B》、《Applied Physics Letters》等SCI国际核心刊物论文170余篇、SCI文集30余篇、其它国际会议文集60余篇;获得多项国际专利。SCI 他引2300 余次,h-index = 25.
主要学术贡献有:
(1) “裁剪”材料学 - 智能材料设计(涵盖相图计算,相变动力学,分子动力学,第一原理计算等);
(2) 建立非晶相形成的热力学理论并首次预见及成功制备无定形金属硅化物半导体,有望成为新型低成本高性能太阳能电池的核心材料;非晶薄膜或保护层具有优异的抗辐照及腐蚀性能;
(3) 首次成功实现宽能带氧化物半导体的能带改造使之适用于新型低成本高性能太阳能电池及可见光区自清洁材料;
(4) 首次建立了钛基金属间化合物中相变的预报方法;
(5) 首次建立了长程周期性超结构的电子衍射理论;
(6) 建立了应用高能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研究合金化电子过程的方法;
(7) 首创硅基发光器并将研究成果作为快报发表于国际顶级期刊《Nature》,从而引发国际硅基发光研究热潮。